BetWay必威官方网站 >详情

清明时节怎么吃更健康?营养专家给出“指南”

来源: 必威betway官方入口发布时间:2025-04-03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为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此时,春意渐浓,气候潮湿多变,人体易受肝火旺、湿气重困扰。4月3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主任医师于欣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清明时节健康饮食指南”,帮你吃得更健康。

  饮食应多甘少酸

  《黄帝内经》里有“春主肝”的说法,肝气在春天比较旺盛,宜多疏解,同时肝木克脾土,导致脾胃在春季比较虚弱,适宜健脾,此时饮食应多甘少酸,适当食用绿色的应季春菜来护肝。同时,规避生冷油腻类食物的摄入,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食材进行食用。

  甘味包括粳米、山药、红枣、南瓜等天然带有甘甜味道的食物。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脾胃虚弱的儿童和血糖正常的老年人可以食用山药粳米粥、红枣粥、南瓜粥和八宝粥等来补脾养胃。

  适量食用山野菜

  东北盛产的山野菜,比如刺嫩芽、蕨菜、蒲公英(婆婆丁)、小根蒜等。这些山野菜不仅清爽可口,还有许多药用价值。现代营养学证明,蒲公英中含有的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癌、抗糖尿病性肾病和抗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马齿苋中也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包括熊果酸、马齿苋单萜和羽扇豆醇等,同样具有抗炎和抗癌等功效。蒲公英和马齿苋等多种野菜都是可以入药的食材,均被国家纳入“食药同源”目录。

  不过野菜多寒凉,脾胃虚弱的人群要减少食用,可食用韭菜等性温的春菜。注意尽量购买市售野菜,避免因为误采造成食物中毒。

  避免食用过量生冷黏腻食物

  清明时节,北方地区有食粘豆包、寒食和外出祭扫的习俗。黄米面制成的粘豆包质地黏糯,所含支链淀粉在低温下易形成抗性淀粉,消化功能较弱者需控制单次摄入量,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2枚,并可搭配陈皮茶等促进消化的茶饮食用;寒食也要尽量搭配姜茶或者热汤,驱寒暖胃;外出祭扫也要减少食用瓜果和荤食等生冷油腻食物,宜携带热饮如银耳秋梨水,温暖肠胃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北方春季干燥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附件下载】

Baidu
map